湖南日報全媒體評論員
文運與國運相牽,文脈同國脈相連。習近平總書記近日在湘考察時,對湖南文化工作寄予厚望:湖南要更好擔負起新的文化使命,在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中展現新作為。
總書記的殷殷囑托,既是肯定和鼓舞,更是鞭策和號令。更好擔負起新的文化使命,必須堅持以習近平文化思想為指引,深入學習貫徹總書記來湘考察時就文化工作作出的系列重要講話、指示批示精神,深刻把握“時”與“勢”,認真擔當“職”與“責”,切實推進“變”與“新”, 在三湘大地譜寫文化發展新篇。
更好擔負起新的文化使命,先看湖南有什么。三湘大地,物華天寶、人杰地靈,湖南擁有獨特的文化存在,這是對“時”與“勢”的判斷。以“心憂天下”“敢為人先”“經世致用”“實事求是”“百折不撓”“兼收并蓄”等為精神特質的湖湘文化,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譜系中獨具風流。湖南是中國共產黨和中國革命的重要策源地,走出了以毛澤東為主要代表的一大批無產階級革命家,鑄就了“十步之內,必有芳草”的璀璨榮光。多年來,湖南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發展穩居全國第一方陣,形成了有較大影響力的“湖南文化現象”。悠久的歷史文化、厚重的革命文化、活躍的現代文化,是湖南增強文化軟實力的深厚基礎,是湖南更好擔負起新的文化使命的底氣所在。
更好擔負起新的文化使命,再看湖南為什么。對歷史最好的繼承就是創造新的歷史,對人類文明最大的禮敬就是創造人類文明新形態。更好擔負起新的文化使命,湖南責無旁貸,這是對“職”與“責”的檢驗。在常德考察時,總書記在觀看當地非物質文化遺產技藝展示后指出,常德是有文化傳承的地方,這里的絲弦、高腔、號子等要以適當載體傳承好利用好,與時俱進發展好。革命文化是湖南最寶貴的文化資源,也是湖南文化的鮮明特色。在湖南第一師范學院考察時,總書記強調必須保護好運用好紅色資源,加強革命傳統和愛國主義教育。前年在央視一套熱播的電視劇《麓山之歌》,生動展現了湖南制造領軍企業轉型升級、鑄造“大國重器”的時代畫卷。傳承歷史文化、賡續革命文化、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在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中展現新作為,湖南有雄厚基礎,更要勇于開辟新天地。
更好擔負起新的文化使命,需要弄清湖南靠什么。關于推進文化繁榮發展,習近平總書記此次考察時提出了文化和科技融合、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兩道“融合命題”。做好兩道融合題,這是對“求變”與“創新”的推進。總書記2020年調研馬欄山視頻文創產業園時,曾肯定文化與科技的融合“是朝陽產業,大有前途”。如今有3800多家上下游企業在這里扎根,形成了數字文化產業鏈,園區累計實現企業營收超1700億元、稅收超95億元。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僅2023年1至8月,郴州市就接待各類游客5920萬人次,旅游收入620億元,旅游接待人次和旅游收入均居全省第二位。在兩道“融合命題”的指引下,湖湘文化與經濟發展共榮共生,必將枝繁葉茂、氣象萬千。
文化如水,浸潤無聲,連接著一個民族的過去、現在和未來。文化自信體現了我們黨對鞏固文化主體性的高度自覺,是更基礎、更廣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重視文化,彰顯的是胸懷、格局和視野;更好擔負起新的文化使命,我們唯有朝乾夕惕、不斷向前。
此文摘自《湖南日報》3月27日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