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口忙起來 沖刺“開門紅” 航運業是經濟運行的晴雨表。雖然受極端枯水期的影響,但記者還是在長沙交通集團長沙新港看到了可喜的變化:新港本部2月份吐吞量創歷年來當月新高,3月11日礦石裝船創單一貨種單日吞吐量最高紀錄,滾裝汽車吞吐量累計突破十萬大關……作為長沙通江達海的門戶,長沙新港一項項數據的突破,見證了長沙沖刺“開門紅”、實現“全年紅”的強勁發展脈搏。 業務創新港口逆勢突圍 3月14日,記者來到長沙新港碼頭看到,滿載各類貨物的車輛絡繹不絕,堆場與岸邊多臺起重機在高空揮舞長臂,港口又是一派繁榮景象。 港口忙碌的背后,也面臨著一個又一個的困難和挑戰。比如從去年8月份開始的極端枯水期,已發展為夏秋冬春的連枯,導致湘江航道水位急劇下降,船舶通航嚴重受阻。 “我們積極以創新求變,比如不斷開拓“水—公—水”中轉業務”。 自去年11月份長沙新港創新破局開拓“水-公-水”中轉業務,將在文涇灘下游湘江碼頭卸載的礦石通過公路運輸轉運至長沙新港,再進行下河裝船作業水運發至湖南鋼鐵集團鋼廠,到目前已運輸礦石達80萬噸。 這只是一個例子。面對超預期的枯水期,長沙新港能從逆境中走出來,處處體現著“變”字。數據顯示,2月份長沙新港本部吞吐量達63.78萬噸,創歷年來2月份吞吐量新高;3月11日單日礦石裝船達3.26萬噸,創單一貨種單日吞吐量最高紀錄。 信息化賦能提升港口品質 抓住“新基建”的風口,長沙新港持續深化信息化、智能化的場景應用。 記者來到長沙新港的“智慧大腦”——長沙新港智控調度中心,港口碼頭上各處作業場景清晰地顯示在屏幕墻上,各類作業數據實時滾動,方便工作人員根據數據進行調度,提升港口作業效率。 湖南長沙新港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辛華介紹,今年2月初,長沙新港智控調度中心和生產業務管理平臺正式投入啟用,長沙新港徹底實現港口各種信息的共建共享及不同業務之間的協同辦公,全方位實現以數字化管理替代傳統管理模式,大幅提升港口智慧大腦的運籌優化和智能決策水平。預計港口裝卸車效率可提升30%,倉庫利用率提升25%;物流流轉率提升35%,道閘司磅、數據統計等人工成本降低40%。 “智慧大腦”的運行也給客戶帶來了極大的便利。不同于傳統的線下填報模式,客戶只需要隨手打開長沙新港對外服務系統或微信小程序端,即可線上申報貨物作業需求,系統還會自動推送實時作業信息到客戶微信,有效提升港口服務品質。 港產城融合助推經濟發展 港口在經濟發展中扮演著重要角色,推動港產城融合發展,是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關鍵之一。 以服務汽車產業為例。最新數據顯示,作為湖南省首個專業汽車滾裝碼頭,自2019年6月運營以來,長沙新港滾裝汽車吞吐累計達102602臺,突破十萬大關。 除了傳統燃油車,汽車滾裝碼頭還為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提供助力。2022年8月,由湖南本土生產的221輛新能源汽車,搭乘“港達6號”滾裝船,新港汽車滾裝碼頭出發,經長江走海運出口至南美洲,這是長沙新港首次服務本地新能源汽車公司。據了解,長沙新港滾裝承運的長沙-武漢段,公路運輸成本為790元/臺,滾裝運輸為360元/臺,滾裝運輸相較公路節省了54%。 如今,長沙新港滾裝通道輻射四川、江蘇、廣東、福建、廣西、山東、湖北等40多個省市,打通了湘江與南美洲、北美洲、非洲的滾裝航線,積極為鋼鐵、機械制造、汽車、電子、化工、煙花等湖南重要產業提供了貨物集散服務,有力保障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暢通,推動區域樞紐、物流、產業融合發展,成為長沙構建更高效率開放通道的“橋頭堡”。 (轉載自長沙晚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