樹牢安全發展理念 打贏安全生產硬仗 長沙市委副書記、市長 鄭建新 安全生產是社會穩定、城市發展、民生幸福的重要基石。我們要自覺地將思想和行動統一到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安全生產重要論述精神上來,全面深入學,融會貫通悟,聯系實際用,切實擔負起“促一方發展、保一方平安”重任。 一、主動對標看齊,牢固樹立安全發展理念。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各級黨委和政府務必把安全生產擺到重要位置,樹牢安全發展理念,絕不能只重發展不顧安全。”我們必須對標對表、學深學透、落實落細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安全生產的一系列重要論述精神,把安全發展貫穿到經濟社會發展的全過程、各領域。要堅決扛起政治責任抓安全。始終把抓好安全生產、維護社會穩定作為最大的政治任務,把抓好安全發展作為檢驗忠誠擁護“兩個確立”、堅決做到“兩個維護”的試金石,凝心聚力抓發展、促改革、保穩定、防風險,堅決守牢安全發展的底線和紅線。要始終站穩人民立場抓安全。安全是人命關天的頭等大事,必須始終把安全生產作為最大民生,作為想問題、作決策、謀發展的第一前提,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像抓民生保障一樣抓安全保障,牢牢守住“發展決不能以犧牲人的生命為代價”這條不可逾越的紅線,最大程度保護人民群眾生命和財產安全,增強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要聚焦高質量發展抓安全。安全是發展的前提,發展是安全的保障。要持續強化“安全就是效益、就是生產力”的觀念,堅持發展和安全并重,減存量、控增量、防變量,全力提升本質安全水平;高效統籌發展和安全,為高質量發展創造良好條件,實現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安全的良性互動。 二、堅持舉一反三,全面構筑安全生產防線。隱患險于明火,防范勝于救災。我們要從近期各地發生的安全事故中汲取教訓、深刻反思,全面落實國務院安委會15條“硬措施”,堅決遏制重特大事故發生。要將源頭治理放在首位。對全市各系統各行業各領域安全風險隱患進行全面研判、逐一排查、閉環管理,確保“不漏一企、不漏一戶、不留死角”,真正把問題隱患解決在萌芽之時、成災之前,牢牢把握事故防范的主動權。特別是要嚴把“準入關”,聚焦項目立項、產業發展、規劃布局等環節,嚴格重點行業項目審批,高危項目審批必須把安全生產作為前置條件;嚴格“淘汰關”,加快淘汰關閉小化工、小煙花爆竹及不符合安全生產標準的高危企業。要將專項治理一抓到底。聚焦安全監管和風險化解12個方面的專項工作,抓實抓細安全生產大檢查“百日攻堅”行動,把重大風險隱患當作事故來對待,確保高質高效、分級分類處置到位。特別是深刻汲取“4·29”居民自建房倒塌事故慘痛教訓,大力度、全覆蓋、無死角開展自建房安全專項整治,實現自建房建設管理“由亂到治”,堅決打好自建房安全監管翻身仗。要將系統治理引向深入。堅持標本兼治、綜合治理、系統建設,統籌抓好風險管控、制度建設、隱患治理和工作落實,特別是要完善“聯合打、網格管、重點盯、源頭追、群眾防”工作機制,構建“專群結合、多元共治、共建共享”安全治理格局,打好安全生產“人民戰爭”。 三、聚焦常態長效,不斷健全安全管理體系。立足解決長期積累的深層次、結構性問題,加快建立與特大城市相適應的安全生產長效常態機制。要構建“精細化”的安全責任體系。嚴格落實安全生產“黨政同責、一崗雙責、齊抓共管、失職追責”和“三管三必須”要求,壓緊壓實屬地管理責任、部門監管責任、行業主體責任,建立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安全責任體系。特別是實行領導干部安全生產“責任清單”式管理、“責任包保”式落實,對各區縣(市)、園區、鄉鎮(街道)實行“一月一排名、一月一通報”、對各行業推廣“一會三卡”制度,促進安全生產責任精準、全面落實。要構建“高效化”的應急指揮體系。全面推進應急指揮系統迭代升級,協同開展平臺推演、實戰拉練、應急演練,實現全市應急系統集中接警、及時研判、快速響應、統一指揮。特別是加快修訂完善突發事件應急預案,加強應急救援隊伍、避災場所建設和救災物資儲備,持續提升現代化應急救援能力。要構建“標準化”的基層治理體系。全力推進應急指揮中心實體化建設,按照鄉鎮(街道)“六有”、村(社區)“三有”標準,加強基層應急能力標準化建設。加快建設長沙市公共衛生救治中心,加快補齊“高精尖”現場醫療救援裝備短板,全面提升公共救治能力。同時,以成立長沙市應急管理綜合執法局為契機,實施分類分級執法,加快構建職責清晰、行為高效、運轉有力、協調暢通的應急管理執法體系。 平安幸福是人民群眾永恒不變的期盼,安全發展是黨委政府堅持不懈的追求。我們要守安于心、踐安于行,共筑安全防線、共建平安長沙、共享幸福生活,為實施“強省會”戰略、推進高質量發展、加快現代化建設保駕護航,為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營造國泰民安的社會環境! 文章摘自《長沙晚報》 |